单位名称
|
淮安市淮宁钢结构有限公司
|
地址
|
淮安市清浦工业园浦发大道18号
|
项目名称
|
淮安市淮宁钢结构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
评价报告编制单位
|
江苏天宇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项目负责人
|
徐飞
|
现场调查时间
|
2018年6月29日
|
单位陪同人
|
张亚伟
|
现场采样、检测时间
|
2018年7月28日~7月30日
|
检测项目及检测结果
|
检测项目:
臭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锰及其无机化合物、苯、甲苯、二甲苯、其他粉尘、电焊烟尘、砂轮磨尘、铁及其化合物粉尘、氧化铁粉尘、噪声、电焊弧光、高温、工频电场。
检测结果:
(1)化学因素
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臭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锰及其无机化合物、苯、甲苯、二甲苯、其他粉尘、电焊烟尘、砂轮磨尘、铁及其化合物粉尘、氧化铁粉尘均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中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2)物理因素
所测工作场所除高温及部分岗位噪声强度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其他所测噪声、高温、紫外辐射、工频电场的强度均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二部分:物理因素》(GBZ 2.2-2007)中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
评价结论与建议
|
评价结论:
项目
|
判断
|
存在问题简要说明
|
1.总体布局、生产工艺
|
基本符合
|
辅助生产区未布置与非生产区和生产区之间
|
2.设备布局
|
基本符合
|
设备布局太紧凑,未能有效隔离
|
3.建筑卫生学
|
基本符合
|
车间内通风,不能起到有效的强制通风
|
4.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
|
基本符合
|
车间高温及部分岗位噪声强度超标
|
5.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
基本符合
|
防护设施不能有效进行防护,仍有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现象
|
6.应急救援设施
|
基本符合
|
车间内未设置有冲洗喷淋设备以及喷漆处未设置气体报警仪
|
7.职业健康监护
|
基本符合
|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体检项目不全及人数不够
|
8.个人防护用品
|
基本符合
|
防护用品配备不齐全,及现场佩戴情况不好
|
9.辅助用室
|
基本符合
|
卫生特征2级车间(喷漆)未按照同室分柜存放的原则设计更/存衣室
|
10.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
|
符合
|
/
|
11.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
基本符合
|
制定有管理制度,未能严格执行
|
12.职业病危害告知
|
基本符合
|
未设置警示型警示标识及职业病危害告知书
|
13.职业卫生培训
|
符合
|
/
|
14.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
|
符合
|
/
|
15.既往职业卫生评价建议落实情况
|
符合
|
/
|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及《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版)安监总安健[2012]73号的规定,该项目属于金属制品业 金属结构制造(C3311),认定本建设项目为“职业病危害风险较重的建设项目”。
建议:
1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本次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部分岗位噪声和高温强度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且考虑到设备的使用折旧和防护设施的老化问题,企业应该对生产车间防尘、防毒设施加强管理,经常维护,做好通风除尘管道的检查和维修,确保防护的有效性;安排工程技术人员定期检查设备的使用情况,确认密封管道的密封性能,空压机设备的润滑、减振防护措施,避免因老化而造成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和原材料以及产品的不必要损耗;加强职工的自我防护意识,保证防尘、毒设施运行正常及正确佩戴防尘口罩、防毒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后再进行生产。
2 应急救援设施
企业制定有应急救援预案,并进行了演练。企业在生产车间设置有急救药箱、应急照明、应急通道和出口,在一定程度上能保障职业病异常发生时应急救援工作的开展和人员的疏散。建议对这些应急救援设施和用具做好定期的点检、维护。
3 职业健康监护
本次淮安市淮宁钢结构有限公司健康检查受检对象为生产车间各生产岗位的员工6人,在评价项目员工中未发现与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相关的检查异常,未发现职业禁忌症、疑似职业病以及职业病患者。企业需要根据体检报告的建议合理安排员工的作息时间,以及根据个人实际身体状况安排工作岗位,并组织安排员工按照体检报告的要求定期复查。同时鉴于体检其他疾病或异常比例较高,建议企业安排的体检人员覆盖所有接触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所有岗位,并完善体检项目。
4 职业卫生管理
(1)根据现场调查,急救箱中应急救援药品与药品清单对比未配置齐全,个别急救药品消耗完未及时补充个别员工个人防护用品未穿戴整齐,需要企业负责管理职业卫生的人员定期检查、登记并急救箱药品的使用情况并及时补充;督导员工正常佩戴防护用具。
(2)建议对在岗员工进行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需要覆盖全员,以加强员工职业病危害防护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