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23日期:2021-09-30 来源: 江苏天宇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江苏天宇检测、工作场所空气检测、室内空气检测、天宇检测
建设单位名称 |
江苏巨之澜科技有限公司 |
||
建设地点 |
盐城市阜宁县陈集镇工业园区D-13号 |
||
单位联系人 |
陈红娟 |
||
项目名称 |
生物滤材及环保滤材加工项目 |
||
项目性质 |
新建R 改建□ 扩建□ 技术改造□ 技术引进□ |
||
公示信息类别 |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R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 控制效果评价与职业病防护设施验收£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
||
评价报告编制单位 |
江苏天宇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联系人及 联系电话 |
李梁/15861996171 |
项目负责人 |
徐飞 |
联系电话 |
13851340055 |
类别 |
姓名 |
时间 |
用人单位陪同人 |
现场调查 |
李梁 |
2021.6.20 |
陈红娟 |
用人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类比企业检测结果 |
职业病危害因素:二甲基乙酰胺、氮甲基吡咯烷酮、氮甲基吡咯烷酮、二甘醇、蓖麻油、聚氧化丙烯三醇、含异氰酸根的预聚物、甘油、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其他粉尘、高温、噪声、工频电场 由于没有合适的类比项目故运用《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GBZ/T298-2017半定量风险评估模型对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按岗位进行风险评估。 |
||
评价结论与建议 |
评价结论:本次评价对江苏巨之澜科技有限公司生物滤材及环保滤材加工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识别、分析和评价,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初步设计中工程设计内容进行检查和分析,对可能接触的危害因素进行了风险分析,对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情况下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进行了预测。 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可以认为:该建设项目基本遵循了国家有关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的法律、法规,拟采用了较为可行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从职业病防治角度分析,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可控制到能接受的水平。 本项目选址、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及设备选择、建筑卫生学要求、拟采取的卫生工程防护措施等,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等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不足部分已在本预评价报告正文第4部分提出相关建议。 综上所述,拟建项目在落实初步设计中提出来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原则性措施和报告补充措施的前提下,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应能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职业健康损害可降低到较低水平。 1 组织、管理措施 (1)拟建项目应成立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并定期召开会议,及时研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职业卫生问题。 (2)拟建项目应按照《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令第5号)要求,完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 (3)拟建项目应按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4〕111号)的要求完善警示线、警示语句等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4)拟建项目应加强对职工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增强个体防护意识。定期组织职工学习事故处理、应急救援、自救互救技术;使工人了解生产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性质、危害及防治措施。 2 工程技术 拟建项目应做好布袋除尘器、废气吸收处理设施、换气扇等防护设施的检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定期做好溶解釜、纺丝罐、真空泵等设备设施检查、维护,确保设备密闭并正常有效的运行。 拟建项目应在溶解釜投料处15m范围内设置固定式喷淋洗眼器,并做好管道保温防冻。 3 个体防护 拟建项目应按照《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和《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的要求,为劳动者配发合格的个人防护用品,针对混合岗、清洗风干岗、胶粘切头岗应配备合理有效的防毒口罩、防噪耳塞,并督促员工及时正确佩戴。 4 应急救援 1、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等国家相关标准、规范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健全应急救援组织机构,项目建成后应定期进行应急救援演练,并做好相关记录,提高指挥水平和救援能力。 2、做好应急救援个人防护用品,急救药箱等应急救援设施的检维修记录,明确检维修及有效性的日期、状态。 3、当进入溶解釜、纺丝罐等设备检维修时,会涉及有限空间和密闭空间作业,本评价组对密闭空间检维修提出如下建议: (1)密闭空间安全操作规程 1)配备符合要求的通风设备、个人防护用品、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应急救援设备。 2)应用具有报警装置并经检验合格的检测设备对准入密闭空间进行检测评价;检测、采样方法按相关规范执行;检测顺序及项目应包括: ①测氧含量。正常时氧含量为18%~22%,缺氧密闭空间应符合GB8958的规定,短时间作业时必须采取机械通风。②测爆。密闭空间的可燃气体浓度应低于爆炸下限的25%。③测有毒气体。有毒气体的浓度必须低于GB22.1规定的要求。如果高于此要求,则采取机械通风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 3)当密闭空间存在可燃气体时,所使用的器具应达到防爆的要求。 4)当有害物质浓度大于IDLH浓度、或虽经通风但有毒气体浓度仍高于GB2.1的要求,或缺氧时,应当按照GB/T18664要求选择和配备呼吸防护用品。 5)所有准入者、监护者、作业负责人、应急救援人员须经培训考核合格。 6)对密闭空间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 (2)密闭空间应急救援 1)该公司应制定密闭空间应急救援预案,确保每位应急救援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实战演练。 2)救援机构应具备有效实施救援服务的装备;具有将准入者从特定密闭空间或已知危害的密闭空间中救出的能力。 3)救援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训练内容应包括基本的急救和心肺复苏术,每个救援机构至少确保有一名人员掌握基本急救和心肺复苏术技能还要接受作为准入者所要求的培训 4)救援人员应具有在规定时间内在密闭空间危害已被识别的情况下对受害者实施救援的能力。 5)进入密闭空间救援和应急服务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①告知每个救援人员所面临的危害。②为救援人员提供安全可靠的个人防护设施,并通过培训使其能熟练使用。③无论准入者何时进入密闭空间,密闭空间外的救援均应使用吊救系统。④应将化学物质安全数据清单或所需要的类似书面信息放在工作地点,如果准入者受到有毒物质的伤害,应将这些信息告知处理暴露者地医疗机构。 注:密闭空间是指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口受限,自然通风不良,足够容纳一人进入并从事非常规、非连续作业的有限空间(如炉、塔、釜罐,槽车以及管道、烟道、隧道、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船舱地下仓库、储藏室、地窖、谷仓等) |
||
评审(验收)情况 |
评审验收时间:2021年9月5日 主持人:陈红娟 评审验收人员:吴登胜、钱东科、陈炳灿、周华、丁丽娟 评审/验收结论:整改后通过 评审/验收意见:详见“个人意见书、综合意见书” |
||
评审(验收)意见的整改落实情况 |
已落实。详见“评审整改意见确认表”。 |